MDR-M1 是索尼推出的又一款录音室耳机。有些人可能还记得我们差不多一年前评测过的 MDR-MV1 录音室耳机。不过,这款耳机与 MDR-MV1 没有任何关系。相反,M1 是极受欢迎的 MDR-7506 的继任者。
7506 及其各种变体已经问世三十多年,并已成为经典之作。您可能甚至不需要对耳机有太多了解就能认出它们,因为您一生中一定至少见过一次它们,它们被戴在明星歌手、音乐家或播客的头顶或脖子上。
因此,M1 的定位非常高。售价 400 美元的 MV1 是一款高端旗舰录音室耳机,而 M1 则更适合主流市场。不过,M1 的售价为 250 美元,是 7506 当前价格的 2.5 倍。它们是否值得涨价?更重要的是,我们最终是否终于有了值得信赖的 7506 的继任者?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设计
MDR-M1 是一对封闭式环绕式耳机。其设计与 7506 十分相似,但又具有现代索尼设计感。
耳罩、支架和头带的设计与 7506 非常相似。两款耳机的侧面都贴有独特的蓝色“专业”标签,并带有彩色编码的左侧和右侧标签。头带的边缘也保留了可见的缝线图案。电缆是单面的,安装在左侧。
新款确实比 7506 有一些显著的改进。M1 耳垫在材质方面明显更好;不再使用 7506 的垃圾袋塑料,而是用柔软的皮革状材料代替,衬垫更厚,深度更大。我测量到最深处约为 22 毫米,最浅处约为 15 毫米。
重新设计的头带在中间有更厚的缓冲垫,而 7506 基本上没有。新的头带设计还隐藏了右侧扬声器的接线,因为侧面不再有裸露的电缆。新的接头设计还使耳罩可以向前旋转 90 度,因此可以平放。
不幸的是,新支架设计的缺点是耳罩不再向内折叠。虽然 7506 耳罩的旋转角度有限,可以平放,但向内折叠的功能使它们可以折叠成更小的尺寸,便于携带。事实上,索尼似乎根本不希望你带着 M1 出行,因为它们也不像 7506 那样配有便携袋。
幸运的是,M1 在设计方面又回到了一般更出色的耳机。现在您可以获得一条可拆卸电缆,该电缆可以连接到标准 3.5 毫米插孔和将其锁定到位的旋入式机制。M1 有两根电缆,一根 1.2 米电缆和一根 2.5 米电缆,两端都带有 3.5 毫米插孔,但包装盒中提供了一个 6.3 毫米转换器,默认情况下连接到 2.5 米电缆。
从这个意义上讲,M1 也比 MV1 更好,MV1 配有一根长而笨重的线缆,其末端为 6.3 毫米插头,并且您必须连接捆绑的适配器线缆才能实现 3.5 毫米连接。使用两根不同长度的线缆和一个小转换器代替适配器线缆无疑是更好的解决方案。您不会得到像 7506 那样的卷曲线缆,但似乎整个行业已经不再使用卷曲线缆了。
总体而言,M1 是一款做工精良的耳机。当然,它们几乎完全由塑料制成,但如果 7506 有任何迹象,那就是这是一种久经考验的材料,可以承受未来几年日常使用的严苛考验。我还喜欢它的感觉,例如电缆金属接头上的滚花和头带调节滑块令人满意的咔嗒声。滑块上有标记,因此您可以在两侧匹配它们,如果多人使用同一副耳机,他们可以记住他们的设置并快速切换到它们,而无需反复试验。
舒适
舒适度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头型和耳朵形状会让同一副耳机感觉舒适或不舒服。索尼将 M1 的耳垫做得比 7506 的更大、更厚、更柔软。7506 的耳垫虽然是环绕式设计,但实际上并不大,因此它们大多会贴在用户的耳朵上,而不是围绕在耳朵周围。
就我的经验而言,M1 耳垫并没有像我希望的那样带来很大的改进。我的耳朵相当小,尽管如此,我还是无法完全清理 M1 耳垫内的开口。这意味着我的整个耳朵边缘不断接触耳垫内部,有时还会脱离其内部限制。耳垫也不是特别深,所以我可以一直感觉到覆盖在驱动器上的织物。
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让我戴 M1 时感觉很不舒服。事实上,我会说它们有时确实非常不舒服。我不可能戴几分钟而不经常摘下并重新调整它们,这样它们就会压到并伤害到我耳朵的其他部位。我唯一能戴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是在玩游戏的时候,那只是因为与玩《守望先锋 2》排名赛的痛苦相比,耳机带来的痛苦很难被察觉到。
耳机相当轻,夹紧力不大。对我来说,真正难以忍受的只是耳垫。多年来,7506 积累了大量第三方耳垫,这是有原因的。M1 也需要这样做,因为原装耳垫并不适合所有人,甚至不适合大多数人。
音频质量
M1 配备定制的 40 毫米动态驱动器,频率范围为 5-80,000Hz。驱动器在耳罩内略微倾斜,以便更有效地将其指向耳朵内部。
M1 的频率响应与我们对索尼的期望非常相似。它与我们在其他索尼耳机上听到的室内声音相同,具有增强的中低音、抑制的低音和明亮的高音。
从低音部分开始,M1 在中低音和高低音范围内有相当适度的提升。这使得低音更温暖、更轰鸣,但与该公司一些更面向消费者的型号相比,并没有那么明显。这使得它听起来相当愉快,但又不会太过分。另一方面,低音不足,驱动器无法以足够的力度击中低音区,导致低音在中间有点单调。尽管是开放式的,但 MV1 的低音效果要好得多。
进入中音范围后,高低音中渗入了一些残余能量,这轻微地污染了中低频,并给某些弦乐器和人声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沉重感。不过,中音和中高音范围相当不错,这使得大多数人声仍然保留了其音色和自然的音质。
说到高音,M1 令人失望的是,2000-5000Hz 区域的低音部分略显沉闷。这导致吉他等其他弦乐器失去了一些清晰度,还影响了一些女声的气息,导致声音略显闷热。
然而,当我们进入高音区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高音响应突然在 6000Hz 以上的区域,尤其是 7-8000Hz 区域,变得有点刺耳。钹和踩镲以及一些电子音乐声音会额外产生不必要的闪烁,这导致它们听起来有点刺耳和嘶嘶声。
整体音调处于略呈 V 形的边缘,中低音和高音增强,中高音和低音区域下降。声音温暖,有时可能有点过头,而且没有足够的可用高音能量来平衡它,导致整体呈现略暗。我不太愿意称它为浑浊,但它听起来也不像我希望的监听耳机那样干净或客观。
MV1 也存在一些问题;索尼似乎无法控制自己用典型的索尼家庭音响来给耳机的声音染色,即使该产品的预期用途是监控音频。如果你正在收听的东西一路上都在给声音染色,你就无法监控。不过,7506 在这方面要差得多,但人们似乎对它们还算满意。相比之下,M1 的染色较少,比 7506 更适合监控。
除了专业用途之外,M1 还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家用耳机。对于只听音乐、看电影或玩游戏的人来说,M1 调音良好,用途广泛。我个人希望低音部分能再丰富一些,但 EQ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即使没有 EQ,我也不想修复这款耳机的声音,而且我听的大部分音乐开箱即用,非常悦耳。
M1 的音场并不特别宽广或引人入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耳机的封闭性。声音牢牢地围绕着你的头部,而不是远离头部,成像性能也一般。这些方面也可以通过稍微更充实的高音响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话虽如此,当我使用耳机玩游戏时,音频定位并没有太多问题,M1 非常适合休闲游戏。
M1 的被动降噪效果确实很好,这是封闭式设计的一个优点。这款耳机可以轻松屏蔽大多数轻微的背景噪音,如空调和风扇的声音,这对于那些在嘈杂环境中工作而又不必使用无线降噪耳机的人来说非常有用。
M1 也是一款非常容易驱动的耳机。您不仅可以轻松地通过笔记本电脑的耳机插孔为它们供电,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为它们供电;我使用了一个无源模拟适配器和 Nothing Phone (2),手机的内部 DAC/amp 足以为这些耳机供电。再加上短电缆,这实际上是一个不错的听音乐设置。
关于线缆,我想说的是,原装线缆确实存在少量但值得注意的微音现象,线缆在衣服周围的移动会将声音传输到耳罩中。除此之外,线缆非常棒。
结论
MDR-M1 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比其前代产品 MDR-7506 有所改进。它们佩戴起来更舒适,做工更精良,音质更均衡,连接性也更好。相比之下,唯一的缺点是无法折叠,也没有旅行袋,这使得新款 M1 不太适合旅行。
除了与 7506 的比较之外,M1 还是一款设计合理、做工精良的耳机,调音效果很好,适合家庭用户,用途广泛。但是,对于最初打算用作监听的用途来说,声音可能有点失真。我的耳朵也不舒服,这也是专业人士不希望出现的情况,因为他们需要佩戴数小时。
M1 售价 250 美元,相对于其性能而言略贵,尤其是考虑到 7506 售价仅为 99 美元,而且价格并没有差 2.5 倍。如果价格降到 150 美元左右,M1 值得购买用于家庭使用,你可以用省下的钱购买一对优质的售后垫。但如果你正在寻找监听用途,还有更多的分析声音选项。